NocoBase 支持按需要扩展用户认证类型。用户认证一般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在 NocoBase 应用 内完成用户身份判断,如密码登录,短信登录等;另一种是由第三方服务判断用户身份,并将结果通过回调通知 NocoBase 应用,如 OIDC, SAML 等认证方式。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证方式在 NocoBase 中的认证流程基本如下:
api.auth.signIn(),请求登录接口 auth:signIn,同时将当前使用的认证器标识通过请求头 X-Authenticator 携带给后端。auth:signIn 接口根据请求头中的认证器标识,转发到认证器对应的认证类型,由该认证类型注册的认证类中的 validate 方法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。auth:signIn 接口响应中拿到用户信息和认证 token, 将 token 保存到 Local Storage, 完成登录。这一步由 SDK 内部自动完成处理。
auth:getAuthUrl) 获取第三方登录 URL, 并按协议携带应用名称、认证器标识等信息。auth:redirect), 返回认证结果,同时返回应用名称、认证器标识等信息。AuthManager 获取对应的认证类,主动调用 auth.signIn() 方法。auth.signIn() 方法会调用 validate() 方法处理鉴权逻辑。token, 再 302 跳转回前端页面,并在 URL 参数带上 token 和认证器标识,?authenticator=xxx&token=yyy.
下面介绍如何注册服务端接口和客户端用户界面。
NocoBase 内核提供了扩展认证类型的注册和管理。扩展登录插件的核心逻辑处理,需要继承内核的 Auth 抽象类,并对相应的标准接口进行实现。
完整 API 参考 Auth.
内核也注册了用户认证相关的基本资源操作。
| API | 说明 |
|---|---|
auth:check | 判断用户是否登录 |
auth:signIn | 登录 |
auth:signUp | 注册 |
auth:signOut | 注销登录 |
多数情况下,扩展的用户认证类型也可以沿用现有的 JWT 鉴权逻辑来生成用户访问 API 的凭证。内核的 BaseAuth 类对 Auth 抽象类做了基础实现,参考 BaseAuth. 插件可以直接继承 BaseAuth 类以便复用部分逻辑代码,降低开发成本。
在实现用户认证逻辑时,通常涉及用户数据处理。在 NocoBase 应用中,默认情况下相关的表定义为:
| 数据表 | 作用 | 插件 |
|---|---|---|
users | 存储用户信息,邮箱、昵称和密码等 | 用户插件 (@nocobase/plugin-users) |
authenticators | 存储认证器(认证类型实体)信息,对应认证类型和配置 | 用户认证插件 (@nocobase/plugin-auth) |
usersAuthenticators | 关联用户和认证器,保存用户在对应认证器下的信息 | 用户认证插件 (@nocobase/plugin-auth) |
通常情况下,扩展登录方式用 users 和 usersAuthenticators 来存储相应的用户数据即可,特殊情况下才需要自己新增 Collection.
usersAuthenticators 的主要字段为
| 字段 | 说明 |
|---|---|
uuid | 该种认证方式的用户唯一标识,如手机号、微信 openid 等 |
meta | JSON 字段,其他需要保存的信息 |
userId | 用户 ID |
authenticator | 认证器名字(唯一标识) |
对于用户查询和创建操作,authenticators 的数据模型 AuthModel 也封装了几个方法,可以在 CustomAuth 类中通过 this.authenticator[方法名] 使用。完整 API 参考 AuthModel.
扩展的认证方式需要向认证管理模块注册。
客户端用户界面通过用户认证插件客户端提供的接口 registerType 进行注册:

如果有多个认证器对应的认证类型都注册了登录表单,会以 Tab 的形式展示。Tab 标题为后台配置的认证器标题。


通常为第三方登录按钮,实际上可以是任意组件。

如果需要从登录页跳转到注册页,需要在登录组件中自己处理。

上方为通用的认证器配置,下方为可注册的自定义配置表单部分。
在客户端发起用户认证相关的接口请求,可以使用 NocoBase 提供的 SDK.
详细 API 参考 @nocobase/sdk - Auth.